0004 自我教育
我现在的谋生技能和我大学的专业关系不大。我是自动化专业,如果没有大学毕业后的自我教育,我完全干不了现在的编程工作。我大学毕业时的感觉是,专业相关的工作,我啥也干不了。我一度悔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,把书多看几遍。现在毕业好多年了,我在知乎看到一个关于自动化专业的帖子,这个帖子让我内心的自我怀疑与悔恨少了很多。
帖子的链接如下,同时帖子的截图我也放在了最下面。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547498858/answer/77257174885
现在回头来看,大学教育有几个主要问题,当时的我对此没有认识。如果你指望大学课堂好好听讲,下课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,然后毕业就能在工作中成为骨干, 是完全不现实的。
首先就是不能换专业,这是我当时最大的痛苦之一。我当时是想从自动化专业换到金融专业,但是完全没有机会。注意我们是理工类大学,自动化专业是我们大学的王牌专业,而金融是我们学校排名比较靠后的专业,好多人是没报上自动化,调剂去金融的。即使这样,我换专业也是不可能的,除非你在本专业学到年级前三。这种可笑的安排,让我想起编程中的死锁。
其次是大学开的课程太多,其中不乏很多水课。我刚去大学的时候感觉课程挺满的,每个老师讲的都很简略。如果你想学好还真得像高中一样学才可以,好在考试比较简单。我当时还是高中的学习思维,大学就应该自己做主,有主有次,自己有一个方向,自己去找资料学习,不要太在意学校安排的课程。当时我根本没有这个脑子,后来研究生阶段就是这么做的。
另外大学教学方式不太适合学实践性强的课程。当时的嵌入式课程,学生坐在课堂下,老师在上面讲,学生也不自己编程,也不碰板子。现在想想这样学根本就是不可能学会的。当时我的感觉就是概念与实物对不上,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,就只记住三个字“寄存器”。后来我自己重新学嵌入式就能体会到,正确的方式是,一边看教程,一边拿个板子自己编程,先跳过太底层的细碎的寄存器海洋,代码先跑起来,有了直观的感受,有了基本的理解之后再深入,但是大学课堂是没有这个条件的。当时学c语言也是这样,当时刚大一,绝大部分人没有个人电脑,老师在课堂上讲概念,学生在下面听,不动手编程,效果可想而知。我感觉和下面这个非洲老师讲word有点像。

还有就是大学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。很多老师,没干过实践项目,水平真的不行,就是照本宣科。我当时的感觉,上课有点像是做思维体操,教的都是抽象的知识,而且容量很大,我完全不知道学了能干什么。昨天看罗永浩与周鸿祎的播客,周说他线性代数学的不好,当时不知道学了能干什么。我学线性代数也是一样的感受,周还是西安交大的学生都是这情况。我大学学过数据结构课,但是我们不学计算机的其他课,什么操作系统,计算机网络,数据库等都不学,就孤零零的学个数据结构。老师照本宣科,我完全不知道这课是在干什么,数据结构处在计算机系统的什么位置,什么应用价值。现在我懂了,这个课就是给老师的代课任务,老师必须代课,就随便找个能教的方向教学生。
最后我还想说说自我教育的问题,我吐槽大学教育的问题,其实解决之道已经很明显了,就是自我教育。这也是好多农村孩子考上大学之后的一个深层问题,没有一个宏观的视角看到自身的局限性,自己没有规划,不知道工作中要什么技能,什么是主次,没有人指路。不过没关系,学会自我教育的人,能快速的学习调整。
下面是原帖子的截图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