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07 关于音乐感染力与大众认识思考
前段时间到绿心森林公园闲逛,走到下沉广场,那里刚好在举办一场音乐表演。一个小乐队在演唱歌曲,演唱的曲目包括,周杰伦,许巍,朴树的歌曲。广场的台阶上坐满了人,大家时不时会被演唱者调动来个大合唱,还有人随着音乐的节奏,晃动着荧光棒。
音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,可以让一群陌生的人被调用起来统一行动。我总结的原因是,音乐是直接表达情感,作用于人的情绪。相比于语言,音乐对人大脑的作用更加的底层。至于音乐这种作用的机理,我就不太了解了。
另外一个原因,演唱者唱的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流行歌曲,已经有了共同的记忆。相当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。以前我看过一个广告分析案例,分析为什么蒙牛、伊利都强调自己的牛养殖在蒙古大草原。其实福建养牛更好,但是宣传一定将讲养殖在内蒙大草原。因为一首诗,形成了大家的共同记忆。“天苍苍野茫茫,分吹草地见牛羊”。
关于大众认知,我感觉可以聊的还有很多。
大众认知一定是对的吗?不一定。一定是错的吗?也不一定。尤其在社会、经济、心理等人文领域,难以将正确的认知推广为共识。这几天关于西贝的菜,是不是预制菜,贾国龙先生好像与大众认识不同。类似还有转基因问题,中医是否有用问题,彩礼存废问题,结婚要不要买房,安卓苹果哪个好,地铁亏损要不要涨价,俄乌冲突谁有理等都是存在巨大分歧的。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分歧。
实验科学的共识容易形成,原因在于客观存在的重复性,对一个现象的解释符合实验结果,负责实验结果会教你做人。人文领域的理论往往是逻辑自洽就行,和数学有点像。只要能接受自己认知逻辑会产生的代价就行。
另一个关键在于这个代价不容易被认识到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思想市场的调节,类似经济市场,思想市场也能发现效用最大的认识系统。思想市场如何形成是另一个问题。